今天是
信息检索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七)
2021-01-05 15:21:18    点击:

长乐一中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材料(11.9
 
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
                     辛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在掌握基本内容、丰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有机整体,立场通过观点、方法体现出来,观点是立场、方法的表达,方法是立场、观点的运用。我们从人民立场、实践观点、科学方法三个维度来领略这一思想所蕴含的精髓要义、所展现出的思想光辉。
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从“以人民为中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从“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到“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从来不是一个话语标签,而是有着十分确定的内涵和指向。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字典中,“人民”除了鲜明的政治和阶级属性之外,还有两个关键维度:“最大多数”和“每一个”。
“最大多数”的维度意在人民的整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段话说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追求,也宣示了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质。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社会客观上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以形成竞争、保持活力,但是国家的人民不应该也不能被分别成“你们”“他们”“我们”而各行其是。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一定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每一个”的维度是人民的具体化。作为整体的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是由最大多数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你、我、他组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总书记还强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这些都是要求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被遗忘在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句话。时隔5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这句话。把人民的所思所想所期待作为最高价值指向,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自觉担当。如果发展成果不能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能体现在美好生活的切实改善上,这样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不能持续也不值得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指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这不仅包括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还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现实社会地位归属到心理预期、价值认同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获得感。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讲,“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缩成茅舍模样了。这时,狭小的房子证明它的居住者不能讲究或者只能有很低的要求;并且,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越发感到受压抑。”马克思指出产生这种心理感觉的原因是:“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获得感很有启发意义。当我们讲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民群众今天得到的比昨天多,明天得到的比今天更多,还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坚持人民立场,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讲:“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和情怀,夯实了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基石。
实践观点: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那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人是要用马克思主义这支好“箭”来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更加鲜明突出。
坚持实践观点首先是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发展历史新方位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转化,中国社会站上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令人振奋、催人奋进的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依然郑重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因此,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这就是实事求是。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用新的思想、新的作为、新的精神状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这同样也是实事求是。
坚持实践观点,就要做到知行合一。只说不做不行,说了做了没有成效也不行,中国共产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说了不是白说,说了就必须做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更是明确讲,“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体现的是知行合一。从八项规定转作风到雷霆万钧反腐败,从扎紧制度的笼子到高扬理想信念,从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到加强政治监督,从红脸出汗、壮士断腕到刮骨疗毒、凤凰涅槃,中国共产党切实解决了党在作风、思想、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政党面貌的大革新、政党形象的大提升、政党制度的大完善、政党能力的大提高。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样是知行合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举起,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坚持实践观点,还要敢于斗争。恩格斯评价马克思有一句话,“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确实,斗争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一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素,更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成功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句话,“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他主持起草工作时就主张要写上去,并强调这句话涵义是很深的。实践表明,不斗争就没有正气,不斗争就没有是非,不斗争也就没有了核心利益。曾经一度党内正气不彰,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社会上有些人一度是非不分,否定共产主义大言不惭,虚无历史振振有词,奇谈怪论甚嚣尘上。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全面从严治党,捍卫信仰、激浊扬清、与腐败分子所作的斗争;包括全面深化改革,革故鼎新,与保守僵化、利益固化的藩篱所作的斗争;包括捍卫利益、划出底线、宣示意志,与损害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作的斗争,等等。
我们不仅进行伟大斗争,还要进行伟大革命。曾经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讲,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要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这种伟大革命的精神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
科学方法:用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方法论,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在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中体现为通过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对于领导干部来讲,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坚持战略思维就是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进一步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战略思维把谋全局、计长远摆上突出的位置,是因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的东西。对于那些从局部看可行,但从大局看不可行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对于那些从局部看不可行,但从大局看可行甚至必行的事情就要义无反顾地做。同样,有些事情虽然当前不见效但是为长远打基础,我们就要努力去做,昙花一现、涸泽而渔、饮鸩止渴的事情则坚决不去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我们要通过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治国理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既要看到已经变,又要看到没有变,在正确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中推动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历史思维的培养,特别强调“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与历史底蕴时,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历史思维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底线思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面对抗战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一口气列举了可能遭遇的“十七条困难”,提出“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这是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同样是底线思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我国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善于运用“底线思维” 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打赢有准备之仗。
 
 
 
 
 
 
长乐一中政治理论学习材料(11.9)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要举一反三,进行更有长远性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国内循环越顺畅,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文章指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
 文章指出,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文章指出,科技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上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
 
 
长乐一中行政业务理论学习材料(七)2020.11.9

学校特色发展:误区、追因与路径

王帅  《 基础教育课程   2020.11.03
学校特色发展或特色学校的持续推进对于改变“千校一面”的学校形态有重要意义。当前学校特色发展进程中,有一些学校陷入功利式、割裂式以及无问题意识式的误区,究其原因,在于受到“基本概念和问题把握不好”和“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压力”双重因素影响。要有效消除学校特色发展中的误区,内生性的学校主导和外塑性的政府统筹是两种可行路径。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以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把学校特色发展或特色学校建设列入政策文件和教育改革日程,并驱动本地学校借此进行变革。然而,经过深入探究不难发现,在学校特色发展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它们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曲解人们的办学思维和管理观念,这样的实践对教育质量提升并没有发挥足够的积极促进作用。学校特色发展存在哪些误区?学校特色发展何以至此?有哪些突破误区的现实路径?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误区在哪里?
笔者经调研发现,学校特色发展可能陷入功利式、割裂式、无问题意识式三大误区。
1功利式的学校特色发展
调查中,多数校长认同有必要进行学校特色发展,但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学校特色发展的回答不一,如“教育局让这么做的”“对学校和自己都有好处”“总归没有坏处,不会吃亏”“我不能让名校砸在自己手里”等等。
总结一下,追求学校特色发展绕不开责任、名声、利益和权力等要素,对这些要素的追求和对惩罚的躲避构成了部分学校进行特色发展的最初动力之源,“趋利避害”成为它们行动重要的内隐标准。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一旦学校在特色发展上取得较大成绩,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较为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应地便能获得上级部门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支持,并荣获“先进单位”“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这些业绩又会成为校长职位升迁或得到嘉奖的筹码。“校长在任期内都想为学校做出一些成绩,我校在生源、师资等方面与县城学校有明显差距,要想在教育质量上有所提升,只能从其他方面取巧,学校特色发展就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不得已的策略吧”,一位乡村学校校长如此解释。
学校特色发展或特色学校本质上是学校改进的一种基本策略,以特色课程体系为核心支撑,以学校文化为价值前提和沉淀形式,以组织管理为基本保障。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培养有个性的人,其目的是使少年儿童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这一过程需要学校有足够的耐心、坚强的意志、持续反复的思考、修改和完善原有框架的能力和意识。倘若把它视作机会,却不愿意下大力气,同时存有“不能不做”的心态,于是就选择“听起来上级容易接受”“容易做出成果”“吸引人的”“具有宣传效应的”“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的”“功利”色彩凸显的捷径,再加上偏重材料的整理和写作、轻视实际工作落实和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可能永远都是空中楼阁。
2割裂式的学校特色发展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割裂。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要义在于学校对独特的育人目标的认知及其实践,学校特色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围绕学校独特的育人目标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构建已成为中小学特色创建的一个主要抓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没有特色课程就无所谓特色学校。笔者调查的Q校在足球项目优势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彰显“快乐足球,全面发展”的鲜明特色,努力培植足球的跨学科融合,开发20余门“足球+”学校特色课程群,如语文课分享足球励志故事,数学课探索“足球场上的数学”,信息课玩转“3D足球”,美术课创作妙趣横生的“足球宝贝”等等,通过以“认识足球—体悟足球—认同足球”为递进目标的课程层层推进与支撑,进一步实现学校育人导向与学校特色发展功能的承载。类似Q校这样将学校特色发展与课程体系建设紧密结合的例子不在少数,但仍有不少学校存在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发展“两张皮”现象,二者之间不是有机整合,而是呈现彼此割裂的状态。一方面,这些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不在于观照本校教育哲学和个性化的育人目标,不在于回应学校现实基础与学生课程需求,而在于是否更便于通过备齐材料、包装美化从而显得与本校某种“特色”头衔相匹配、相对应。访谈中,一些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几年的特色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特色文本材料,甚至当面展示了学校公众号上推送的大量相关照片或报道,然而,当进一步追问这些校本课程是如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它与学校内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学生需求是怎样实现对接的,校长们却语焉不详或顾左右而言他。换言之,这些校本课程成为用于证明特色的“景观”,是人们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整理后可以拿来展示的“特色”,其本真教育意义和价值不再是追问与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有的学校特色发展脱离校本课程的支撑。一些学校为了彰显“特色”,邀请专家帮助提炼办学理念、聘请公司打造校园环境,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然而这些成效多停留在“形式”与“表层”,缺少课程作支撑,也就缺少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后期难免陷入空洞而难以维系。
二是不同主体间的割裂。让学校发展更有优势,让学校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从而更有绩效,让学校以其自身的方式诠释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追求。这一追求的实现,不是学校领导一己之事,也不是教育行政部门独有的责任,其与家庭、社会等学校利益相关群体都有关系,强调合作性也是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重要特征之一。调查中,校长普遍在口头上认可应建立联系的网络,让家、校、社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到特色学校的创建中。然而现实中却呈现出另外的思路:思路一,校长一手包办。无论特色“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校长一人说了算。调查中有校长谈到,“我校特色方案是我一个人想出来的,用了一个月,没有让其他人搭手。等我设计完之后,就交给几个中层去做了”。思路二,教育行政部门过度干预。一些区域将学校特色发展作为政绩工程,高度重视并从教育行政角度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进行顶层设计,在“一校一品”原则下对每个学校发展什么特色进行整体布局,学校特色方向的确定、办学理念的变动等事无巨细需要请示和批准。如此情形下,学生、家长、社区等其他主体极少实质性地参与进来,不同主体间的割裂使得各种信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反馈,特色发展与外界之间形成壁垒,并未实现学校内外部条件的最佳结合,本质上依然是一种“为新而新”,甚至是某位领导或其他人的想当然的“新”的学校特色发展做法。
3无问题意识的学校特色发展
所谓“问题”,既代表学校在特色发展中面对的主题或议题,又代表学校在特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困惑、阻碍或表现出的缺陷。
学校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制度性与开放性特点。其制度性特点要求特色学校的创建要重视和传承学校以往的优良微观教育传统和优良微观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而学校生源的流动性与逐渐频繁的教师流动则建构了学校开放性的特点,意味着学校特色发展应具有个性化与创新性的可能。
一些学校在思考与发展特色时,无视过往的教育传统、当下的教育现实以及未来发展尤其是学生发展需要,摒弃自身现有优势,反而花大力气去选择一些与校情关联度不高的内容作为突破口,走上盲目创新之路,最终只能无功而返或者囫囵吞枣、浅尝辄止。L校就是此类案例,该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100余人,师资短缺,硬件设施条件有限,校园环境不尽如人意。然而,该校在办学历史上曾有三十余年辉煌光景,并具有一些天然优势。学校隔壁还有一座千年道观,周边是一片当地非常稀缺的古木林。遗憾的是,在学校选择特色主题时,这些优势被完全忽略,L校最后确定了“卓越教育”特色,套用了“和谐”“科学”“发展”“文明”等话语,落实的结果可想而知。
无问题意识也导致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学校热衷于模仿其他特色学校的发展路径、办学理念和优势项目等典型做法,而本校已有的传统或独特资源却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发展,尤其是没有充分思考两者的融合发展,导致学校并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刻意模仿的痕迹明显,出现浅表化和拼盘化等诸多问题。调查中一些校长提到,“其他学校做得非常好,我们就照着来”,“先把他们的做法复制过来,假以时日我们就成功了”。由此可见,其对学校特色发展“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并没有一个完整概念,况且“取经”不等于“照搬”,这种思维从根本上来说背离了特色创建对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的内在要求,以及对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本质追求。
二、学校特色发展何以至此?
学校特色发展何以陷入误区?有观点认为,这些误区是学校自主权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所致,笔者不否认这种可能性,但学校自主权的缺失并不是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基本概念和问题把握不好、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压力或许才是根源所在。
1基本概念和问题把握不好
学校特色发展或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基于对内部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对学校共性及潜在优势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区域、学校资源进行挖掘或重组利用,使学校形成特定领域独特风格、气质和行为方式的实践过程。因此,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就在于准确定位学校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找以及充分挖掘学校潜在优势,善用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等资源,其终极目标是为了让学校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是为了让学校以其自身的方式诠释教育的发展规律。然而,调查发现,不少校长对特色发展“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要么没有意识和意愿去思考,要么把握不到位。
曾有致力于“幸福教育”办学特色的校长提到,“好多专家问我什么是幸福教育,理论基础是什么……,只要我和大家觉得幸福就行了,不管那些虚的东西”。在类似想法下,一些校长对特色发展的认识仅限于传统经验、主观判断、政策规定,或者自己“生产”出来,或者基本上完全照搬其他学校特色模式,极少主动搜索相关研究资源,并且事实上也很难向其他学校取到“真经”。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建设,几乎每所学校都“生产”出了表面上看起来还不错的“XX教育”文本,“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特色发展任务。
也有不少校长简单地认为,学校特色发展就是想出一些听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流行的“XX教育”式的口号,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校风、学风等内容,然后以一种看起来比较漂亮的形式把它们刻画在学校显要位置。笔者就曾听闻一位校长说起,“我们做特色很努力,为了达到效果,专门与广告公司接洽,统一对学校的石头、盆景、展板以及教学楼进行专业设计,现在我校已是全县最有特色的了”。还有校长甚至说:“在平时,特色只不过是校园里无人搭理的摆设,没有人会主动提起它;只有当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或者需要进行对外宣传的时候,学校才急忙把这一套特色模式展示出来。”诸如此类的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尴尬、谬误,正是源于学校没有系统、深入和理性地思考、厘清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实质上是对学校特色发展价值追求没有加以深入反思的体现。
2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压力
制度环境的合法性压力,是很多学校尽管遭遇各种困难,基本概念和问题尚未明晰,但仍要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又一诱因。
对于一些校长秉持“不管做还是不做、搞懂没搞懂,先提出(特色)来再说”“上级领导召开会议或者下来检查的时候也会经常提及它(特色),所以我们就提出来了”“别的学校都在搞特色,教育局还挺喜欢,我校不搞也说不过去”“我就跟着XX学校来,他们搞得那么好,跟着来总不会错”等现象,笔者试图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家迈耶(J. Meyer)的观点加以解释。
迈耶认为制度环境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组织对象。制度环境是由不同样态的包括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在内的各种制度组成。而具有强制性的通过各级部门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正式的规范制度构成的权力与由仪式、关系、角色等构成的文化构成了制度环境的主体内容,它们一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合法性机制,对组织和组织中的情景产生重要影响。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办出特色”的要求后,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重视与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并对突出学校予以特别表彰,由此为区域学校营造出带有强烈的合法性压力的周遭环境。学校面临这种制度环境将如何反应?在迈耶看来,组织融合进来的要素只具有外部的合法性,而不是效率意义上的;它们采用外部的或仪式性的评价标准来定义结构性要素的价值;组织对外部稳定的制度的依赖减少了组织的动荡,维持了组织的稳定性;融合了制度化神话的组织更具有合法性,更成功,也更可能生存。这也就意味着,学校是否真的在实施特色建设、是否真正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目的以及对学校发展是否具有实质意义,对于很多学校本身而言都已经不重要了,它们在乎的是应对当前学校外围的制度环境形成的“特色办学”的压力,只要在名义上或仪式上能够符合这种要求,相应地就能够获得有关部门、家庭和社会认可,从而保持学校的相对稳定生存。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路径
要走出学校特色发展中的功利式、割裂式、无问题意识式等误区,促进学校依托特色发展获得教育变革和发展,笔者认为有两种现实途径。
1内生性的学校主导
内生性的学校主导方式摒弃了对行政引导的依赖,抛开了行政对学校变革的权力干扰,更有利于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本校实际境况,自主分析教育现象、发现教育问题、寻求变革突破口,进而依靠师生、家长等合力,积极开展促进学校发展和效能改进的变革活动。其需要正确处理两方面关系:
一是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学校传统是学校在自身既往的发展中逐步积淀而成的,有其优势所在。在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对学校传统因素进行历史梳理和全面分析,以利用优势、革除弊端为重点进行突破与创新发展。改革创新则要求学校站在新时代的高起点,基于对传统的观察、理解、激活与唤醒,结合时代精神重新诠释和完善自身,以有效应对新环境、竞争与挑战。从根源上讲,改革创新是从学校自身传统和现实中自然生长出的。这就意味着,无论在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思考还是实际行动中,我们都应该对抗拒甚至排斥传统的“集体无意识”行为保持警醒,提防在进行学校特色发展时割裂本校传统,坚持把传统与现代置于相互作用的历史时空之中,保持二者之间微妙的内在张力和紧密的调和互动关系。
二是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的关系。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看,推进特色学校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寻找特色教育思想,并使之与学校内外部条件达到最佳结合,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内在教育追求与初心。实践中出现的功利式、割裂式、无问题意识式的学校特色发展三种误区均是与这一目的相悖的,总体上是“为特色而特色”的行为,迎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做出所谓“政绩”、取悦新闻媒体宣传谋求所谓“名声”、追逐“已经开展了的很多学校”成为“典型”等等,特色发展沦为获取这些教育之外的工具性价值的途径,质量提升的目标被弱化甚至无视,学校最终也难以真正走上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真正以质量提升为前提的学校特色发展应该是体现学校对潜藏在教育深处的教育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挖掘,是以学校自身的方式诠释教育发展规律,以具有内在目标价值的逻辑体系指导学校追求卓越、为学生提供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与盲目、片面、表面化的学校特色发展以及急于求成、强行或者刻意制造特色的学校建设完全不同。
 
2外塑性的制度能动
正如迈耶所言,人们迫于合法性压力不得不接受制度环境的引导。不同的能动主体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包括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在内的各种制度类型发挥作用,从而形成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社会行为。从这一角度讲,影响特色发展的最大因素除了学校自身外,还包括政府、教育研究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居民等,它们共同影响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方向、形式和内容。调查发现,学校选择和实施特色发展之路的最重要动力往往来自地方政府、学校自身和教育专家,其中政府(尤其是上一级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决策对学校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特色发展上,应该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学校有条件的激励获得和无条件的政府监督两项机制。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激励已经成为基本共识,但是这种激励是否需要某些条件作为前提,应该成为思考的重要议题。究其原因,政府“无条件”给予学校的支持并不能直接导致激励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部分有创新思维并取得较好成就的校长的漠视,也可能让一些学校在特色发展中“跟着感觉走”,还可能引起一些学校“搭便车”。笔者认为,政府在学校特色发展中可以采用绩效换激励的策略,这里的绩效不仅指学校在特色办学上的建树,也包括教育质量的提升。政府并不给予所有学校完全相同的激励,而是将激励和激励程度的高低与学校特色办学绩效挂钩,这正如有些研究者将绩效获得与办学绩效相结合一样。绩效高的学校,可以获得较高程度的自主权,反之,绩效低则只能得到较低程度的自主权。美国教育部2009年实施的“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教育改革计划最明显的特征即是对各州的不同学校并非一视同仁,而是在选取标准中采用不同的权重,分为不同等级,充分体现竞争性。如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校在特色建设中弱化和消弭功利主义的危害,让学校在追逐正当合理利益的同时而不唯利。
此外,为了避免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的“道德风险”,政府必须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无条件的监督,改善管理方式,完善监督机制,这也是我国政府真正实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和构建新型政校关系的基础。当前,在谁来甄别特色学校、谁来评价特色学校以及如何评价等问题上,政府的服务不够到位、缺位或者未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很难想象在完全真空或者没有经过反复论证的评价体系指导下的学校将如何进行特色发展。英国特色学校发展的路径经历了选择与多样化、提高标准和质量,到高绩效特色学校,如果不是政府在评价上的积极引导,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那么特色学校的数量和水平发展到今天的成就是难以想象的。
(作者:王帅,吉林省教育学院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五)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八)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