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检索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长乐一中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一)
2020-09-17 10:00:57    点击:

                     长乐一中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材料(9.7)
 
驰而不息纠治“舌尖上的浪费”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这一重要指示,体现了党中央在关乎国计民生的粮食安全方面强烈的危机意识,为我们涵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民以食为天。杜绝餐饮浪费绝非小事,绝非个人私事。“舌尖上的浪费”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资源过度消耗,还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丰收绝不是浪费的理由和资本。特别是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疫情可能导致今年全球饥饿人数新增1.3亿,世界正在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时刻绷紧粮食节约和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守护好中国人民手中的饭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并坚持率先垂范,从21元的“主席套餐”,到考察调研中的自助餐、大盆菜,无不表明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彰显着我们党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深切关心群众生活的为民情怀。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全党上下雷厉风行抓作风,锲而不舍纠“四风”,有效遏制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党风政风的重振,带动社会风气的上扬,“光盘行动”已经深入人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在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纠治餐饮浪费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前,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大型餐馆、校园食堂等场所,以及网上的“大胃王”吃播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令人瞠目结舌。因此,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拿出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餐饮浪费现象难以根除,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国人告别了温饱不足的窘迫,一些人淡忘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浪费一点没有什么,甚至认为“浪费也是消费”,并没有什么大错。还有不少人受到不健康的消费观念影响,讲排场、好面子、摆阔气,请客吃饭时以饭桌上点的菜多为荣、没有吃完为耀,以打包外带为耻,对餐饮浪费不以为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几年的强力整治,党员干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虽然明显收敛,但艰苦朴素、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思想基础还不牢固。个别地方吃喝浪费之风有所反弹回潮,隐形变异和改头换面问题日渐凸显,个别干部甚至在疫情期间顶风吃喝,影响十分恶劣。党员干部的作风是社会的风向标,这样的问题不从严惩治,必然会影响尚俭戒奢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驰而不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法律制度的制定完善,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各个领域的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新占领人民群众的思想高地,积极引导全社会健康理性消费,树立戒奢尚俭的生活态度,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职责,在日常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等方面,都把反对和制止浪费行为作为重要内容。尤其要盯紧领导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对存在问题的,该查处的查处,该曝光的曝光,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同时督促各有关部门切实扛起监管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形成监督合力,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长乐一中政治理论学习材料(9.7)
 
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来源:《求是》2020/17 作者:中共教育部党组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这个主题的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三次会议上发表的三篇重要讲话,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三篇重要讲话的要点,现已收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擘画了宏伟蓝图,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好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交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
  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鲜明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其中强调最多的是学校思政课建设。切实践行“两个维护”,必须全力以赴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及时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就是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引导广大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让思政课在最长久的学业陪伴中,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三观”塑造,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充分体现正确办学方向,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要求在教育领域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标准等,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体现,是党的政治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深刻表明,办好学校思政课,关乎我们党长期执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从战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始终把思政课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领导力、检验学校办学方向的试金石。
  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每门课程每本教材、每名教师每项工作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但学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课程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首要载体。抓住思政课,就是从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上抓住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纲举目张推动各项事业;办好思政课,方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道“必答题”,积基树本回归教育璞真。
只有办好思政课,才能切实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面对“两个大局”,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展现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思政课常讲常新、讲出“四个自信”的源头活水。学校思政课要把“四个自信”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大中小学做到内容并存、时间继起,根据学段和学生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华文化为什么“兴”等一系列关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让思政课成为播撒“四个自信”种子的沃土,成为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举各方之力加快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一年多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推动下,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整体谋划、大步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创了全新局面。
  ——顶层设计让机制硬起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四梁八柱”基本定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规划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引起热烈反响。为进一步推进工作,教育部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实施《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打出了政策落地见效“组合拳”。2019、2020年教育部分别印发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优行动和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等工作方案,突出年度工作主题,进一步形成稳扎稳打、层层递进的良好态势。
 ——课程建设让主线亮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成效显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以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为范本,针对本专科、研究生各门思政课必修课,分别研制专题教学指南或教学建议,依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发布海量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在线进行教学指导并答疑,定期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研讨交流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精准定位、差异衔接、合力育人。推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开课范围、师资配备、学分设置等规范要求,研制教学大纲(试用)。经过多轮试讲和完善,2020年秋季学期,37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将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活动,通过大学生讲思政课、微电影大赛、夏令营等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参与度和获得感。2020年6月,一项涵盖部属省属、公立民办、本科专科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涉及文法理工农艺等学科专业5000余名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的第三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取得突出成效,92.9%的学生高度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91.9%的学生对我国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抱有坚定信心,98.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能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乘势而为让自信强起来,多维立体阐释中国抗疫的制度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遵循,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大批鲜活生动深刻的“教材”。在“停课不停学”特殊状态下,一方面抢抓教学空间转换窗口期,强化对思政课在线教学的统筹指导,另一方面紧抓防疫抗疫斗争实践,将疫情防控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强化安排部署,对制度自信教育作出专门安排,组织专家为本科4门思政课必修课研制《疫情防控进思政课教学建议》。强化培训指导,以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主、辐射带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6次网络集体备课和示范教学,指导教师讲好讲深疫情防控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首次听课达29万人次。强化示范带动,与人民网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活动,5027.8万人次观看,瞬时成为全网现象级爆款思政“金课”。
  ——赋职赋能让岗位热起来,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对思政课教师配备提出明确要求,高校严格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在编制内配足,并尽快配备到位,加强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截至2020年6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共有92430人,其中座谈会召开以来新增15373人,增长20%。多措并举整体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通过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理论研修和实践研修、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加大示范培训力度;面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设立“周末理论大讲堂”,打造共享型高端理论学习平台,设立一年多来已导学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在《求是》发表的重要文章30余篇,累计培训超160万人次。以战略眼光狠抓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实现突破,截至2020年高招录取,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已累计招收该专业本科生800余人,80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承担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已累计增加6070个博硕士招生指标,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开展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评出特、一、二等奖项500个,9万多名思政课教师在线观摩;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分别设立思政课研究专项,为思政课教师开辟科研“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地方和高校落实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制度;座谈会召开以来,已有10余位优秀思政课教师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重点新闻栏目亮相;在2019年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中,有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128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获得荣誉称号。
  ——激发活力让一线动起来,形成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强大共识和良好氛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部署、对学校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政课教师的亲切关怀、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期待,令教育战线受到巨大激励和鼓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深入践行“一线规则”,组织开展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查活动,让教师成为宣传会议精神的主力军,把课堂作为落实会议精神的主阵地。参加座谈会的优秀思政课教师成立“百人巡讲团”,累计巡讲示范课1350多场次。各地各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要求,结合实际推进思政课的思路、教材、师资、教法、体制、环境创优,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10月,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拍摄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全景反映了思政课的发展历程、建设成果与改革创新,影片通过巡回展映、线上展映等方式,现已覆盖全国1485所高校和290所中小学,观影量超过360万人次。2019年,中央主流媒体刊发播出思政课相关报道400余篇,营造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良好舆论环境。
 ——开立新篇让合力聚起来,推动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蔚然成风。2019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负责同志共讲课听课调研思政课200余次,形成领导带头抓思政课的“头雁效应”。压实高校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切实履行推动思政课建设职责。突出思政课建设成效的考核,将思政课建设重要指标纳入政治巡视、纪检监察,将思政课建设标准整体纳入“双一流”评估体系,更好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不断强化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刚性。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有力保障和物质支撑。
  以思政课强基铸魂引领教育强国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办好思政课,抓住了教育的根和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思政课建设的新成效新经验为引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突出主题主线,完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学校思政课最新教材。分学段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四个自信”思政课辅助教材,组织编写“中国道路的成功密码”等辅学读物。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开设思政课选修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推进一体建设,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成立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紧紧围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总结推广各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强化创优理念,攻坚克难推动重点工作落细落实。深入实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优行动”,继续以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环境六方面创优为抓手,创新方式方法,狠抓工作落实,将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配备等作为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督查重点,把思政课建设与巡视工作、教育改革评价工作相结合,集中力量推动解决编制保障、人员配备、岗位津贴、经费投入等问题。
  ——坚持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提升学校思政课建设整体质量。深入实施《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工作方案》,以先行试点工作为牵引,尽快在全国形成多点突破,及时总结先行试点地方和学校的做法经验,引导各地各校互学互鉴、整体提升。
  ——打造一省一策,因地制宜凝练思政课特色品牌。压实各地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地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共建帮扶等方面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推动区域间思政课建设协调发展。
  ——落实“三全”育人,构建形成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抓好课程思政,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统一起来,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是强国之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深入学校考察,多次与师生代表座谈交流或回信寄语,发表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特殊感情、对教育战线的特殊关怀、对教育问题的特殊重视,更加坚定教育报国、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满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事业的无限敬畏,以奋进之姿埋头苦干,不断办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努力答好时代提出的教育之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长乐一中行政业务理论学习材料(一)2020.9.7

以育人方式改革为重点推动普通高中深度变革

陈如平   《中国教育学刊》   2020.8.5
全面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事关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2019年6月,以此为主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发,对今后一段时期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作出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国家围绕普通高中改革发展问题,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三个方面政策后,出台的第四项基本政策。随着我国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实现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必须把握好方向定位,建立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机制,以育人方式改革为抓手,对高中学校各方面全要素进行全面、系统和整体的设计,实现高中学校深度变革,全面提升办学育人水平。
一、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归根结蒂,就是要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通高中学校的职责本分和使命所在。如何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总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这将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和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三者统一起来,明确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具体操作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育根本问题,涉及办学方向、育人目标和培养途径等要素。其中,“培养什么人”既是首要问题,又是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各种场合重点论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他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规划、设计和推进,始终坚持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整体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从育人出发、根据育人需要全面展开。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首先要强化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针对当前普通高中学校德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导意见》特别强调“突出德育时代性”。这意味着学校德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信息技术变化带来的新背景、新条件和新影响,突出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四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特别是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的政治认同,这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方向指引。
其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关键在于强化综合素质培养。针对普通高中育人工作的薄弱环节,《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德育工作的同时,还就科学文化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提出了政策要求。目前,特别要大力推进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注重劳动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动手实践、团队合作、意志磨炼,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品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从教育过程看,“五育”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因此,所有教育活动都要指向人综合素养的充分发展,只有跨越“五育”边界,走向贯通融合,并贯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此外,还要不断拓宽综合实践渠道,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接受教育和锻炼。
再次,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指导意见》汲取国内外的经验做法,强调“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从各地各校多年探索实践来看,学生发展指导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能够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和困扰,理应上升为普通高中学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制度,处于与教育、教学和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今年,国家将发布“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意见”,推动高中学校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充分尊重高中学生成长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重点在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选课、选考、填报志愿和未来就业的自主选择能力。因此,各地各学校需要将学生发展指导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之中,探索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化,成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
二、深化课程改革,搭建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平台
学校教育诸多要素中,课程居于核心位置,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学活动的依据、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学校课程建设是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领域。早在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已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前,课程改革在国家宏观层面取得重要成就,但学校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缺乏价值引领,学校课程建设没有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脱节,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一定距离;又如缺乏体系构建,碎片化、点状式现象严重,学科化倾向过于突出,校本课程开发与设置只重数量,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之间缺乏整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现象,《指导意见》提出“优化课程实施”,进一步明确了高中课程改革的工作任务。
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指导意见》规定,2022年前各地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此前要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材使用。为确保这一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国家将陆续分类分层进行专项培训,推动开展校长教师挂职交流和跟岗学习,对口帮扶薄弱高中,逐级建设教师研训基地。这些举措汲取了上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无疑也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此外,国家还设立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示范校,作为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前不久,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33个示范区和99个示范校,各省份和一些地区也遴选出一批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办学质量好的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学校,预期能为高中新课程改革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从微观层面看,要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管理,这是课程作为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指导意见》重申了以往对普通高中学校的要求,如要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特别是要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又如,高中学校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自身基础,着眼于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展个性特长技能、满足选课选考的需求,加强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选课要求的学习选修。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还可以与中职学校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高水平的普职融通。
实践中,完善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高中学校要忠实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统筹安排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特别是高中学校要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构建各自的课程体系,既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又能清晰梳理各级各类学校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学校课程图谱。大量实践证明,通过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不仅提高了校长和教师的新课程实施能力,还大大促进了校长、教师教育理念、教与学方式、学校组织形态等各个要素的快速变革。
作为新一轮普通高中课改的重大创新,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选课走班是一种新型教学组织管理形式。从功能上看,选课走班是为了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从形式上看,它在保证每位学生达到统一、基本的学习要求前提下,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发展兴趣和潜能,选择可供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内容;从实际效用看,它更能满足学生的个别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最早提出“推进走班制。”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也指出,“鼓励普通高中实行选课制、走班制”。《指导意见》则明确规定,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实践证明,高中学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一是建立健全选课指导制度,形成课程说明、选课指南;二是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统筹做好班级编排、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三是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建立指导团队,服务于学生选课指导。四是加强走班教学学生管理,强化任课教师责任,支持学生自我管理。近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已有一些有益的试点探索,但亟需加大实施力度并全面推广。
与选课走班和新高考选考改革密切相关,普通高中要科学引导学生合理确定选考科目。高中学校担负着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学习优势和职业倾向,结合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自主、理性选择考试科目;要避免单纯用考试成绩作为指导学生选课的依据,减少盲目性和功利性;不得强制代替学生确定选考科目,并且防止出现偏科现象。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也被提到议事日程。近年来,各地高中学校尝试从高一年级开始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不同职业及其相关知识领域,从而能够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这些改革创新工作必将带动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和转型。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面、基本盘,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更是普通高中履行和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阵地。抓住课堂教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履行教书育人的本职本分,更是提高学校办学育人水平的基石基础,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近年来,一些地方高中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和突破。但是,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工作也需同步推进。《指导意见》就此明确指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明确高中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意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明确指出,要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上一轮课程改革经验表明,高中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更要注重学生内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三维”目标仍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向,需要把它强化、固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当中。综合地方调研经验,《指导意见》提出了一项改革措施:以省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要求,制订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特别是对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作出具体规定,为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教材、开展教学提供针对性指导。这项政策措施既考虑省级层面高中教学的统一性,又给基层学校教师实际教学留足自主空间。具体到高中学校,可以依据省的统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管理规范。
二是要优化教学方式。《指导意见》在总结梳理上一轮高中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式坚持“以学为中心”,通过积极转变师生教与学方式和行为,形成个性的且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些教学方式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规律,聚焦课堂教学价值,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教学结构,细化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实现预期目标和完美教学结果的活动过程。毋庸置疑,指导意见明确点出这些教学方式,恰恰证明其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实效性。
与教学方式相关,《指导意见》还特别强调,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仍然是高中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实施“停课不停教不停学”,尽管各地各校经受住了一场大考,但也暴露出信息技术应用中的许多问题,其中有几个重点问题亟需研究解决。一是根据不同生源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建设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把大数据分析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促进教育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二是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网络教学平台、校园网和互联网,开展空间教学、远程协作、专递课堂、个性课堂,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三是根据不同的生源特点,灵活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择优选用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推动线上混合式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因此,高中学校在优化教学方式方面大有可为。
三是强化教学组织管理。《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管理规范。目前,一些地区在这方面已有具体行动,制定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地方性规章规定,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此外,《指导意见》还重申,高中学校要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旨在杜绝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以及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还有两个事项是不可绕过的。一是作业。《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目前作业改革看,许多高中学校采用引用、改编、自编、原创的形式扩大作业来源;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和巩固性习题,适当增加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提高作业的高阶思维含量。同时加强作业的“布置、批改、评价、改错、反思”五个环节。二是统测。《指导意见》还就减少统考统测和日常考试,加强考试数据分析,做好教学反馈和改进,作出具体规定。
四是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一些省份明确提出,教研部门要加强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指导学校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探索区域联合教研、校际联合教研等多种教研工作机制。还有更多高中学校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着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实际,找出教师集体备课和教研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完善教研机制,提升教研针对性,常态化开展课堂教学跟进式教研活动。此外,还可以借助专家引领、嵌入式培训、名师工作室等带动机制,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突破口,探索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相贴合的校本研修途径,比如“小课题研究”“即时教研”等,反哺教育教学工作。
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力克“唯分数”“唯升学”顽瘴痼疾
教育评价对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诊断作用和鉴别作用,科学、合理的普通高中学校评价,对普通高中提高办学育人水平、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培养任务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实中,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一些高中学校还存在着严重的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唯分数”“唯升学”问题突出,亟需通过推动育人方式改革来加以破解和应对。《指导意见》就此明确提出,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着力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教育的指挥棒在中小学,实际上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关于德育、素质教育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没有真正确立起来。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站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战略高度,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整体规划设计、系统推进实施。普通高中教育评价也必须立足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考察衡量,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破解“唯分数”难题,促进高中学校从“育分”转向“育人”。很多高中学校在“何为教育质量”“怎样的评价才能确保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为高中教育评价改革积累了实践经验。
其次,要加快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目前,面对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的新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标准缺失,导致学校缺乏明确的办学标准和目标,造成简单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问题。因此,《指导意见》提出设想,逐步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考试评价制度,学业水平考试、高校招生考试均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国家教育教学相关文件为依据。普通高中评价改革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单单是结果性评价,扭转和摒弃原有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改革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力度,激活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功能,通过对开展学生指导情况的评价,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指导的方向感和有效性。同时,在评价中也要增加和优化教学资源,有序推进选课走班,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方面的评价权重。总之,加快完善普通高中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学校的首要标准。
第三,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部分省市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制度改革,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完善招考制度,部分试点高校探索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破解高考录取“唯分数”“唯升学”症结,初步实现了从“只见分数不见人”到“既见分又见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取得了初步成效。
根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情况,《指导意见》重点在加强和改进考试、命题与招生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方面的评价。相应的,高校要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关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逐渐明确一个路径和方向,即加快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制度和使用制度,逐步转变简单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招生模式。今年,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36所试点高校明确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这必将给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影响,倒逼其作出新的调整。
总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做好用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引导高中教育走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并实现自我的发展方向,而非单纯地唯分数、唯升学。在学校评价上也需打破单一的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分层评价,引导学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引导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普通高中教育的良好生态。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日报:砥砺奋进当鼓“气”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