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息检索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二)
2020-09-17 10:05:40    点击:

长乐一中党委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材料(9.14)

从“意志指数”看抗战精神丰碑

刘光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抗战精神作出重要论述,并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饱蕴红色基因,激扬天地正气,是一座挖不尽、用不完的巍巍精神富矿,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高贵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国从“睡狮”转变为“醒狮”的鲜明精神标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深刻认识抗战精神的重大意义,就能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提升精神境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抗战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国从最危险境地走向民族觉醒的鲜明精神标识
鲁迅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看到纪录片中一个场面:一个中国人将要被日本军队斩杀,周围是有着“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的本国看客。在长期实行愚民政策的封建专制统治下,相当一部分民众没有得到精神的启蒙而自甘奴役,中华民族被外国人贬称为“东亚病夫”。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逆境甚至重大磨难。逆境和磨难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萎靡不振和自甘沉沦。抗战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由鸦片战争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
回望泱泱大风之古代中国,曾经物华天宝、国富民强、和睦万邦。然而,近代以来却积贫积弱。紧闭的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轻易轰开,屈辱和悲壮的中国近代史就此开启,马克思将其比喻为“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间,世界列强几乎都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九原板荡,百载陆沉”“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当疼痛到了极点,沉梦就会碎去,血性就会回归,精神就会醒来。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原本就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大复苏、大爆发,同时又以其极尽苦难的特殊砺炼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越是苦寒之地,往往越能孕育寒梅奇香;越是背水一战的绝境,往往越能砥砺伟大精神。日本军国主义在把中国人民逼到最危险境地的同时,也逼出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救亡之歌。一批又一批英雄儿女、一个又一个英雄群体,不畏强暴、以身殉国。
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英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当时的报纸这样描述:“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由此可见,凝练抗战精神的阳刚勇武之气,何其丰沛!淬砺抗战精神的惨烈牺牲之举,何其悲壮!将抗战精神作为中国“苦难辉煌”的鲜明精神标识,何其昭昭!
中国共产党铸就抗战精神的不朽丰碑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唤醒者、激发者、集成者和开拓者,从我们党成立那天起,就持续贯注先进文化和伟大精神于民众的头脑之中,使沉沉睡狮终于成为东方醒狮。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中国”。而抗战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迸发,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凝萃。
如果设计一个“意志指数”来绘制抗战时期国人的“精神图谱”,就会发现在当时中国这个抗战精神的高原,真正耸立为精神高峰的,大都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内——
与国民党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采取“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发出武装抗日的宣言,组建抗日游击队,最早正式对日宣战;与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承诺取缔关内抗日运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坚持武装斗争;与国民党政府坚持“先安内后攘外”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宣布愿意同一切抗日军队停止战斗一致对外,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达成双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共识;与抗战中投降日军的国民党将级军官达58人、成建制投敌的国民党军队达五六十万人、追随汪精卫降日的国民党中央委员20多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没有一个降日的高级将领或中央委员,也找不到一个营、一个连成建制投敌当伪军的部队;与国民党实行政府操控、军队主体的片面抗战路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患难与共,视人民为父母靠山和力量源泉,使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的希望所在。“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成为国内外知名人士得出的一致结论。有了伟大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中国革命就有了光明的前景,中国近代以来屡战屡败、卑躬屈膝、割地求和的国家形象真正开始改变,特别是我们党执政以后,往昔政治统治集团腐朽无能、民族内部软弱涣散、人民群众备受压迫剥削的局面彻底改变!
抗战胜利开启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新征程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离不开战争的政治目的——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 这一论断表明,抗日战争担负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也就意味着抗战精神具有双重意蕴。外抗强敌需要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内驱虫蠹同样需要这样的抗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战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抗战精神何以能让中国实现精神上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原因在于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能扫除前进之羁绊,而且能焕发精神之新貌,不仅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而且能荡涤自身肌体中的消极精神因素,激发和唤醒积极精神因素。抗战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能让人们坚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大义,从而与卖国求荣之风作坚决斗争;抗战精神中的民族气节,能让人们贞守“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的高风亮节,从而与屈膝投降之风作坚决斗争;抗战精神中的英雄气概,能让人们推崇“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武风采,从而与贪生怕死之风作坚决斗争;抗战精神中的必胜信念,能让人们激发屡经挫折而不屈、屡历坎坷而不衰的昂扬斗志,从而与悲观绝望之风作坚决斗争。
抗战以来的中国,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国家面貌不断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究其根源,正在于我们党善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特别是善于针对党内和国内的积弊不断自我革新,勇于在自我反省、自我纠错中壮大自己。毋庸讳言,能够翻越“自我”这座山的中国共产党,是不可战胜的!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长乐一中政治理论学习材料9.14

 

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2020年09月11日  人民日报评论员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并深入阐释了伟大抗疫精神,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不仅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也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书写了人类精神所演绎的又一个动人篇章。“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支撑。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抗疫精神的概括与阐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这场惊心动魄抗疫大战的精神实质,深刻揭示了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力量源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新的精神丰碑,成为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荆棘坎坷,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斗争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奋勇搏击、迎难而上,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长乐一中行政业务理论学习材料(二)2020.9.14

教师发展的七个趋势

杨晓哲 《教师博览》 2020.9.4
当前,我们正处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我们将步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将亲历多个时代,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需要经历多个时代。因此,如何拥有符合新时代的学习能力,甚至具备跨时代迁移的能力与品格,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培养下一代人才的重大挑战。
    站在今天,我们设想未来教师的模样,他们的工作和我们现在一样吗?他们会关注哪些新的领域、拥有哪些新的技能、发展哪些新的能力?
面向未来,回归教育本质,我认为,未来教师正在形成七个趋势,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趋势一:和学生一起拥抱新技术
    我们的学生并不和我们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他们一出生就在数字化时代,拥有智能设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数字化环境。他们自然而然会觉得那些数字化工具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因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将新技术运用到学习中来。
    有的时候,当教师觉得新技术难以在课堂内外使用的时候,不妨问一问学生们的想法,说不定他们可以给你很多不同的方案。可能是一个个不同的学习平台或应用程序,也可能是他们运用互联网探索新知的经验,这些都可以融合到你的教学设计中。
当然,也不仅仅是用学生们熟悉的新技术,也需要大胆地面向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技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与他们无穷想象力相契合的技术。未来教师,需要和学生们一起拥抱新技术。
    趋势二: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
    未来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学习是未来教师唯一不变的属性。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领域、新观点;面对与时俱进的新思维、新工具;如果教师不学习,那又怎么理解学习本身,怎么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评价呢?
    教师的学习不仅仅是让自己知识丰富,更是让自身处于一种学习、创造、探索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感染每一位学生,也会更懂得设计学习。无论在何时何地,互联网开启了教师不断深入学习的大门。未来的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应该是老师学习的地方。我们将面对一种"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新现象。
    于此同时,未来教师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拥有更多的协作与合作,教师将跨班级、跨学校开展更多的合作。有研究表明:高创意的专业群体正在形成一种面对面合作之前就已彼此了解的状态。这表明了未来合作的新趋势,就是每一个学习者都不断分享,成为一位终身分享者。在互联网上拥有每一个未来教师的节点,他们正在形成新的终身学习群体网络。
 
趋势三:构建多元的渠道与空间
未来教师是一位能够构建与定义多个空间,开展混合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师。未来校园是一个混合学习的地方。混合式学习旨在重新思考课堂时间,发挥线上与线下学习的不同优势,将线上线下教学时间进行整合设计。
    混合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未来教师在课堂内熟练地使用各种技术,尝试基于技术的新教学。让学生们通过智能设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随着空间的扩展,培养学生们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也将备受关注。随着渠道的多元化,一种新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未来教师更像一位随时就在身边的学习陪伴者与未来引路人。
    趋势四:设计学习,构建多元化课程
    未来教师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技能与概念,到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未来教师更像是学习的设计师,构建多样化的丰富课程,设计学习的过程,定义学习的目标,开启核心的问题与内容,激发学习者的内动力,引导一个个学习任务与活动,在过程中识别学习的状态,评价学习的过程。设计学习让未来教师更具挑战,也更专业、更懂学生、更有创造力。
    趋势五:虚实之间探索世界,找到自我
    无论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还是混合现实,各种各样新兴技术都在为我们营造一个真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的世界。未来教师需要和学生们一起在虚实之间,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创造世界。这种新的融合也正在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线,创造出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真实的世界中,可以通过增强现实、叠加虚拟的信息,让虚拟的信息与现实紧密关联,让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而沉浸于虚拟现实中,学习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迁移到现实的世界中。未来教师要把握学生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中新身份的融合与分离,帮助学生在虚实之间探索世界,找到自我。
趋势六:引导学生多维度解决问题
在未来,学生将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地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不用说简单的知识概念题,就连大量的程序性知识也能够快速找到答案。但是,这个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多维度地探索问题,如何让学生们真正深入地理解问题。当一个学生在互联网上找到答案越来越容易,提问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解决问题。有些问题来自于周遭的真实生活情境,有些问题来自于学科探索的典型抽象情境,无论面对哪类问题,学生要真正构建起自己的认知,阐述自己的理解。未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像艺术家一样做艺术。
    趋势七:多样化分享与创造成为新常态
    如今,我们不断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但是,当我们回到课堂中,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创造?当我们去反思时间的占比,仍然会觉得非常低。用相同的仪器,参照科学的步骤,遵循老师的要求,得出一样的结果,仍然是现在的常态,如何跳出这个定式寻找新常态?
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与分享者。体验学习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迁移所学的知识,并在不断应用中加深知识的理解,甚至重构知识本身。未来教师越来越鼓励学生拥有不同想法,把这些想法和创意进行产品化。这种学习不仅注重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自主"输入",更强调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不断创意的"产出"。
我想,以上这些趋势虽然冠以未来,却也是部分教师的现在——未来已来,只不过尚未普及。让我们一起努力,成就自己想要的未来。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长乐一中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一)
下一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班子学习材料(三)

分享到: 收藏